烘車是用來承載輸送裝有水產品原料或成品的竹簾。它由車架、車軸、軸 架和車輪等部件所組成。車架用角鋼焊制而成,車軸用中碳鋼制成,軸架用扁鋼或型鋼制成, 車輪用灰口鑄鐵澆鑄而成。在設計烘車時的要求為:
1.根據烘道的供熱量能裝載盡可能多的物料,并充分利用烘道的有效容積。
2.烘車各層之間以及與烘道的四壁之間的間距要適當,一般層間距離在8cm左右, 供車和烘道內側壁之間距,應考慮烘車使用后變形和“溜風”等因素,一般空隙為5cm左 右,底座與地面越近越好,以保證熱空氣能盡量多的從物料層中通過。
3.烘車結構既要簡單,又要有鋼性和強度,同時應考慮制造和操作方便、運轉靈活、節 約鋼材、造價低。
洪干房目前采用的烘車大致有兩種型式:
一種是分層擱架的烘車,即在烘車底盤上面焊有分隔成許多層的鋼 制擱架,竹簾與物料按層擂入擱架的各層間。
第二種是無分層擱架的烘車,竹簾直接堆放在烘車的底盤上,各層 竹簾之間用墊塊分隔開。
這兩種類型的烘車各有其優缺點:第一種烘車的優點是竹簾在烘車上穩固可靠,運輸過 程中不會倒塌,竹簾各層之間的距離可得到嚴格保證。缺點是俐材耗用量比較大,車身重, 造價比較高。第二種烘車的優缺點正好是相反,即竹簾在烘車上穩固可靠性較差,竹簾各層 之間以及和烘道內側壁之間的距離容易變動,但耗用鋼材量少,比前者要節約50%左右。
鑒于三筒烘干機生產中所用的烘車數量較多,雙烘道的洞道式三筒烘干機,連同備用車在內約要 30部烘車,每部烘車節約50%的鋼材,其意義就很大了。
|